2)第一百七十章 发行国债,设铁道衙门_红楼第一狠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利,就得花大量银子代替官绅去养活这些无地之民,如此才能孤立官绅,成功变法。”

  说到这里,方从哲就问:“这钱从哪儿来?”

  方从哲在自问后就自答道:“自然是他们这些支持变法的自己掏了。但他们不想只是自己这些人掏银子,想要更多的人掏,所以才想出这么个法子,平白造了这个噱头,想让别的人都把银子砸进去,陪着他们一起变法改革。”

  “还是元辅看得透彻,就是这个道理,他们就是想把我们所有权贵官僚拉下水,跟着他们一起在江南搞改革。”

  牛继宗说道。

  “可我们又不是傻子!”

  柳芳冷笑着说了一句,就道:“任他们怎么说那石见银山好,老子就不去买那国债!除非他们来明抢,休息老子掏一两银子出来支持他们变法!”

  陈瑞文则嘱咐道:“还是元辅说得对!这个时候,我们可千万不能信了他们的话,去买朝廷这国债,只怕一买就被朝廷盯上,让朝廷觉得我们好像有很多银子似的,而想办法抄我们的家!我们可不是贾家他们,有圣宠在,可以不用担心被抄家。”

  “是这个道理!什么狗屁银山,要是真有,早就被挖空了,谁信谁傻瓜!”

  众人皆点了点头。

  方从哲听后就叹了一口气:“仆早就对蓟州伯说过,二十年内不要对陛下言变法事,他偏不听,如今虽不至于被抄家,但也还是倒贴银子给朝廷,他贾家举家食粥之日不远矣。”

  众人皆因此笑了起来。

  虽然满京城很多权贵官僚不信任贾琏搞得这一套国家借债集资的方式,但无论怎么说,现在的大康朝廷还是集起了六百多万两白银。

  贾琏则建议先派人拿着这笔银子去江南建造一条从扬州到南京的铁路,准备将来在有更多的银子后,就将铁路向北方延伸,一直延伸到京师乃至关外。

  而之所以先建造从扬州到南京的铁路,就是为了吸纳江南的大量无地百姓就业。

  让江南官绅没办法逼迫雇工雇奴来对抗朝廷的变法。

  因为建造铁路的确需要大量人力。

  就连后期维护铁轨与保护铁轨不被偷盗也需要很多人力。

  为此,制策司先奏请得皇帝同意,下旨在大康设立铁道衙门,铁道衙门设铁道总督一名,驻地设在徐州,另外,再设铁道总兵一名,且要求铁道总督立刻去江南先招募铁道兵,不限定数量,铁道兵军饷设为一两一个月。

  左副都御史徐光启被任命为工部左侍郎兼右都御史,总督铁道。

  徐光启在接受任命后便带着六百多万两巨款来了南边,招募铁道兵。

  不过,在徐光启到达南京之前,承宣帝已经先发了八百里急递给袁可立,让其先动用浙直两地库银,协助徐光启把铁道兵先招募起来,以避免清丈田亩的事被耽搁。

  所以,袁可立这里已经先收到了朝廷要他招募当地无地之民为铁道兵的旨意。

  “如此说来,外面这些被官绅逼来阻止朝廷清丈田亩的百姓们将会以这种方式被解决了。”

  袁可立收到这旨意后,就如此说了一句,并对应天府官吏吩咐道:“把圣旨内容誊抄出百份,告之于民众,在各府州县城门设铁道兵招募处!凡无地可种无工可做的百姓皆可报名!”

  “是!”

  应天府官吏们皆如此照办起来。

  “朝廷已下达旨意,招募铁道兵,不打仗,只是做工和护卫铁道安全,所有百姓皆可应招!月饷一两!”

  很快,就先有总督衙门的属吏来到总督衙门外,对围堵在总督衙门的百姓们宣布起这道旨意来。

  “什么,月饷一两,而且不是打仗的兵?”

  百姓们皆大为惊喜。

  “我要报名!”

  “我也要报名!”

  “官爷,赶紧把我的名字报上去吧。”

  这些围堵在总督衙门外的百姓们因此纷纷响应。

  毕竟月饷一两啊,许多在官绅豪门家里做雇工雇奴的所得劳动报酬连吃饭都吃不饱,而一两银子的月饷已经算是非常搞的薪资了。

  自然是无人不响应。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