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9章 祭祀后土 胙肉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音符。

  伴随着音乐,二十多名巫祝就披上兽衣、禽袍,扮作鸟、虎、凤凰等动物,在祭坛之下的一处空地上一蹦一跳,时不时的绕做一团,嘴里还念念有词的。

  这样的跳大神,再搭配上古典的音乐,毫无违和感……

  后土是古人因对土地崇拜而信仰的大地女神,执掌阴阳生育,主宰大地山川,在人们心目中倍觉亲切和崇高,被视为“万物之母,大地母亲”。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源,衣食住行都离不开。

  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生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之目的,建庙塑像祭祀地母后土,以求赐福灭灾,带来吉祥康泰。

  敬奉祈祀地母后土,已成为历代民众极为虔诚的宗教信仰之盛举……

  国家代名词社稷中的“社”指的就是后土,从轩辕黄帝亲到汾阴脽上祭祀后土开始。

  历朝历代的国君,都免不了要祭拜后土,祈求今岁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庆忌现在祭祀后土,实际上就是在祭祀“社稷”。

  社,古代指土地之神,按方位命名: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

  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色土,实际象征国土。

  所以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

  稷,指五谷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只,这是农业之神……

  从天子到诸侯,凡是有土地者都可以立社,甚至乡民也可以立社祭祀土地神。

  ……

  值此社日,庆忌忙活了大半天,从城郊又一路回到王宫一侧的祭坛祭祀谷神、农神等等神祇,最后来到太庙,向历代吴国先祖祷告,祈求平安。

  这还没完。

  最后,庆忌还需要将祭祀所用的胙肉,一一划分给朝中的公卿大夫。

  所谓的“胙肉”,其实是猪肉,没什么味道,难以下咽的猪肉。

  就这,还绝对是公卿大夫们梦寐以求的东西。

  何故?

  因为这是一种礼节。

  历史上,鲁定公祭祀完毕,没有分给孔丘祭肉,后者便在一气之下离开了鲁国。

  当真如此?

  非也。

  不分孔丘胙肉的行为,可见鲁定公已经在疏远孔丘,让他知难而退……

  按照规矩,没有一定的身份,臣子是无法与国君一起享用胙肉的。

  在社日之后,包括吴国在内的华夏列国,都进入了农忙春耕时节。

  作为一国之君的庆忌,并没有闲着。

  除了处理日常政务外,闲暇之余的庆忌,还不忘捣鼓一些小发明,聊以自慰,或者是偶尔出去微服私访,体察一下民情。

  “卖鱼了!今早刚网上来的新鲜,活蹦乱跳的鱼!”

  “胭脂水粉!上好的胭脂水粉!”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雉羹!新鲜美味的雉羹!”

  “武器!这里有上好的武器!居家出行必备之物!”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还有盾牌、弓箭,应有尽有哩!”

  在金陵城热闹的集市上,人声鼎沸,熙熙攘攘。

  街头的小贩在那里吆喝不停,只为吸引行人到自己的摊位上购买商品。

  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禁不住流连忘返……

  此时的庆忌,正在西施、郑旦的陪同下,一起来到集市上闲逛。

  准确来说,是在赶集……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