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4章 诸侯分晋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张作为齐国的上卿,在齐国可谓是位高权重,大致上相当于吴国的“三公”。

  高张,姜姓,高氏,齐国上卿高傒的后代、齐大夫高偃的儿子。

  高张的先祖高傒大有来头。

  吕尚八世孙齐文公吕赤,有一子被封在因高夷居住过而得名的高邑,世袭“高子”爵位,名字就叫“高”,称作“公子高”。

  吕高的孙子名叫吕傒,字敬仲,被周天子任命为齐国上卿。

  高傒先在迎立齐桓公有功,后与管仲纠合诸侯结盟有功。

  桓公命傒以王父字(即祖父)为氏,食采邑于卢地,凭借五里之城建立卢国。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是牧誓八国中的卢戎国。

  所以,高傒是卢姓始祖,也是后世绝大部分高姓子孙的共祖。

  高傒的主要成就在于辅佐齐桓公称霸,三立国君,两立齐侯,一立鲁侯。

  在高傒的有生之年,平定鲁国内乱,拥立鲁僖公即位。

  安鲁定盟,“犹望高子”,成为历史美谈。

  在齐桓公去世后,高傒又联合宋襄公平定内乱,拥戴齐孝公即位,其子孙世袭上卿的职务。

  高氏和国氏同为上卿的国氏成为齐国最显赫的两大贵族。

  历史上,自齐国第一代高子——高傒起,直至后来田氏代齐,高氏世袭上卿之职,在齐国历次军事、外交大事件中,大多扮演了主角……

  庆忌眼前的高张,在历史上是为高昭子。

  早年齐侯欲称霸,以高张在内为相,主持内政,国夏在外为将,主持军事。

  甚至于齐景公临终前,还以高张与国夏为托孤之臣,立幼子荼为国君。

  当然,最后的结果人尽皆知。

  他们都斗不过老奸巨猾,而且已经树大根深的田乞,这才有“田氏代齐”之事。

  “吴侯,敝臣的来意,想必吴侯心知肚明。”

  高张欠着半个身子,缓声道:“自晋文公起,晋国之霸业已经持续一百多年,虽国力有所衰微,六卿轮流把持国政,却还是当之无愧的天下最强之国,中原霸主!”

  “两年前,晋国的赵氏、邯郸氏爆发大宗与小宗的家族内战,而后晋国的其余五卿,相继卷入其中。”

  “战事愈演愈烈。范氏、中行氏不敌,败走朝歌,为齐、郑、鲁、卫等国,甚至是周室援救。”

  “而今之晋国,可谓是众叛亲离,已经沦为众矢之的也。”

  顿了一下,高张又朝着庆忌躬身行礼,慨然道:“当此时,天下皆反晋、攻晋,何以吴国置身事外乎?”

  “夫大国,为维持天下稳定,海内和睦,肩负不可推卸之重任也!”

  “吴国已经取代楚国,成为南方唯一的霸主大国。”

  “吾国君看重吴侯,看重吴国,齐吴之盟更是从吴侯这一代起,无有纷争,互通有无也。”

  “是以,吾国君诚邀吴侯会盟,一同商讨伐晋之大事!”

  “……”

  对于高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