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9章 太孙魏驹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秦国。

  时移世易。

  嬴政当时所面临的境况,远比刘邦所面临的境况要恶劣一些。

  就好比兵仙韩信与杀神白起。

  韩信经常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难道白起就不行吗?

  不对。

  二人所面对的敌人,根本不一样,不是一个档次的。

  韩信作为统帅,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

  但是他面对的敌人,绝大多数都是贵族、流民组成的军队,战斗力不强。

  而白起面对的敌人,那可是经过了上百年积累,背后有着巨大国力支撑的正规军……

  现在,庆忌想着尽快灭掉列国,一统天下,就是防着列国的国力进一步增强,变得更难对付。

  诚然,吴国现在有着一千多万的人口,庆忌随时都能武装百万人的军队。

  但,那会是吴国的倾国之兵,而且需要辅助的人力物力,不可计数。

  一不小心,就可能把吴国拖垮!

  蚕食韩魏,与鲸吞韩魏,二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范蠡进言道:“大王,臣以为,可遣使于韩魏两国,迫使韩魏割地赔款以事吴,赔偿款加重,使韩魏两国将负担加诸于黎庶身上。”

  “若韩魏两国答应,则必然国力大衰,国人怨怅,与其国君离心离德。若二国不答应,大王再挥师进攻,灭亡韩魏!”

  范蠡的这一番谋划,可谓是非常“狠毒”的。

  阳谋!

  他就是要逼着韩魏两国饮鸩止渴,逼得国内的黎庶不得不出逃。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庆忌决定,先让韩魏两国再苟延残喘几年,等到时机成熟后,再发兵一举攻灭三晋!

  “范蠡。”

  “臣在!”

  “你替寡人出使一趟韩国。务必使韩君答应向寡人称臣纳贡,并割让一半的城邑土地,赔偿我吴国在此战争中的一切损失,用黄金、玉帛、粟米、布匹等硬通货折算。”

  “臣,谨遵王命!”

  范蠡终于松了口气,欣然领命。

  到了这个年纪的庆忌,终于不再遇事冲动,凡事都能以国事为重,几乎考虑得面面俱到。

  “派人传信给远在大梁的文种,让他逼迫魏君割地求和。如若魏君不允,发兵,灭国!”

  “诺!”

  “另外。”

  顿了一下,庆忌又道:“让韩君、魏君到孟津来,寡人要与他们会于孟津。”

  “诺!”

  ……

  大梁,是魏国的新都。

  前年的时候,魏都安邑被吴军攻破,魏国君臣不得不仓皇出逃。

  鉴于安邑太过靠近吴国,魏君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决定迁都于大梁。

  同时,魏君侈不得不任命吴国左丞相文种为相,让他操持国政,使吴魏两国和好。

  但是在函谷关之战前,魏君侈迫于压力,再加上也不满文种的所作所为,将文种罢相,并扣押在了大梁。

  杀文种?

  魏君侈不敢,也不能这么做。

  毕竟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伊阙之战的败报传回大梁的时候,魏国的君臣是一日三惊,上上下下震恐不已,都生怕吴军会挟大胜之势,一举灭魏。

  魏君侈更是忙不迭的放了文种,并请文种出面游说,让庆忌放弃灭魏的想法。

  对此,文种却是连连推辞,认为庆忌一旦下定决心灭魏,任何人都无法使他回心转意。

  有鉴于此,魏君侈几乎绝望。

  本就老迈的他,染上了重病,至此一病不起。

  魏君侈颤巍巍的下令,再次任命文种为相,并让自己的孙子,年轻的魏驹为太孙。

  话说,魏君侈的嫡长子魏职,去年的时候就已经不幸染病,撒手人寰了。

  按照宗法制的传统,嫡长子的儿子,会继承其位,所以魏君侈就让魏驹成了太孙,准备在自己薨后,继承国君之位。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