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章 金像奖_港片宇宙之靓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84年8月4日。

  第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照旧在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院举行。

  香港电影金像奖是《电影双周刊》一手成立的电影奖项,创立与1982年,目的是同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希望藉此促进香江电影的质素,提高电影人的制作水平和观众的欣赏水平。

  八十年代初,香港电影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在亚洲乃至全世界占有着一席之地,但是却没有自己的电影节,甚至都没有电影人自己的官方组织,各大电影公司一心想着怎么拍电影捞钱。直到1981年11月,在《电影双周刊》的一次编务会议上,由主编陈柏生提议筹划后。1982年3月9日,在香江艺术中心寿臣剧院举办了第一届香江电影金像奖颁奖礼,当时找来了香江电台赞助,第一届总共设立了五个奖项。

  经过第一届的成功举办,第二届则设立了共十二个奖项,虽说刚刚成立的金像奖还没有什么权威性可言,但在7月30日举办的第二届金像奖,由无限电视台全面直播,受众率将直线提升,影响力就在香港不断扩大。并于1983年12月正式注册为“香江电影金像奖协会”,以电视台、电台广播版权费以及海外发行收入来维持日常开支,名声已经慢慢接近台湾多年举办的金马奖——毕竟香港电影的发展要比台湾厉害许多倍。

  如今,不少艺人都以得到一座金像奖为荣,不会再出现第一届时,多位得奖人未来颁奖现场领奖的尴尬景象。

  在后世,香港的金像奖、台湾的金马奖、内地的金鸡奖将号称华语片的三大奖项。

  电视机前的靓坤,翻开《电影双周刊》的杂志,里面果然公布了第三届金像奖的提名名单。

  和奥斯卡金像奖一样取名为“金像奖”,从一开始就展示了创办者对这个活动的眼界和雄心,寄希望成为华语影坛自己的奥斯卡。

  提名名单:

  最佳电影——《半边人》、《打擂台》、《人吓人》、《垂帘听政》、《蜀山:新蜀山剑侠》

  最佳导演——方育平《半边人》、李翰祥《垂帘听政》、午马《人吓人》、泰迪·罗宾《我爱夜来香》、黄志强《打擂台》

  最佳男主角——华弟《垂帘听政》、王正方《半边人》、万梓良《男与女》、洪金宝《人吓人》、吴耀汉《奇谋妙计五福星》

  最佳女主角——叶童《表错七日情》、林青霞《蜀山:新蜀山剑侠》、刘晓琴《垂帘听政》、钟楚红《男与女》、许素莹《半边人》

  最佳新人——郑裕玲《花城》、许素莹《半边人》、华弟《垂帘听政》、莫少聪《武林圣火令》、于嘉希《除夕·前世冤·盟》

  最佳编剧——张坚庭《表错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