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三章 他不是应该在地下_陛下,该上路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杨同遇刺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熙阳,他的大父杨彧,正在极力进言泰安帝。希望他趁着明武朝廷掉北境边军南下回援的时候,将杨斌调过来,趁势南下泰丰。

  “陛下明鉴,眼下泰丰北境空虚,正是伺机南下攻取的好时候。如今我军在明阳与赵氏鏖战不休,却无半点战果。如此僵持下去,无非就是靡费钱粮。

  如此一来,还不若早早调兵南下。纵使不能攻占泰丰全郡,一举覆灭伪朝,亦能占下十数城池。自此国朝便可在泰丰站稳跟脚,荡平伪朝叛逆,指日可待。”

  “杨卿难得进言一次,却是给朕谋划了好一策妙计。只是兵家大事,不可不察。非是三言两语便可决断,当好生商议才是。

  诸卿以为,杨尚书此策如何?”

  泰安帝笑呵呵地夸了一句杨彧,又收敛笑容,严肃地看着殿中文武正色道。

  “陛下,杨尚书公忠体国,老成持重,此番进言实乃为国朝思量计。眼下杨将军与明阳僵持月余,依旧被阻于泗城之下。

  想我军战兵不过一万,算上辅兵也不过三两万人。而泗城中的敌军却也有上万人马,依靠坚城高墙,我军拿不下来亦是情有可原。

  若是再打下去,怕是白白损失了钱粮。而值此时,伪朝调兵南下,不正是上天赐予我朝趁机拿下泰丰,荡平伪逆的绝好时机。

  老臣以为,当即刻调杨将军所部人马,南下泰丰,却是不可错失了如此良机啊!

  若陛下同意,老臣这便回兵部衙门着拟调令。如此佳机,实难寻也!还望陛下三思!”

  看着兵部尚书出列侃侃而谈,似乎是对朝廷的满腔忠心,肺腑之言。但泰安帝的眼眸中,却隐晦地闪过了一丝冷意。

  这个殿中何人不知,兵部尚书是杨党的忠实鹰犬,每每都坚定地站在杨彧这一边,好似他老人家放个屁都是香的。

  “善!其余卿家呢?”

  “臣附议!”

  “老臣附议!”

  不断有人出列附议,文武皆有。但毫无意外,这些人都是坚实的杨党,唯杨彧马首是瞻。别的不说,至少有资格上朝议事的杨氏子弟,那可是全都站出来了。

  这一数,还真的不少!上至六部尚书这样的朝廷大佬,下至监察御史这样的阿猫阿狗,差不多足有这大殿近四成之数。

  更别说暗地里的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心向杨党,简直可怖。看来今天这一出,是杨氏早就计划好的啊。

  至于原因嘛,那倒也不难猜到。杨斌被赵氏一战打回泗城,丧失所有战果。如今又在泗城城下对峙不休,要是想打进去还不定得等到什么时候。

  这样一来,浪费的就是杨斌获取战功的机会。甚至有可能因长时间作战不利,就会被找到理由直接被撤了这个左武卫副将的职务。

  所以很显然,杨氏急了,想要保住杨斌这个实权将军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