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六章 宴会_陛下,该上路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邬城,皇宫乾熙殿。

  明武帝正开着朝会。当然他就是个样子货,真正做主的还是张言。

  张言高坐在摄政大位上,看着下面的一众百官,道:

  “泰安军背盟,如今已经连克五城,除了临时组建的三万禁军,之前调上前线的大军回援到哪儿了?”

  兵部尚书出列道:“启禀丞相,已从前线调回援军十五万,现在正集结于滑县,随时可北上讨敌。”

  “甚好,威国公何在?”

  “臣在。”

  一中年汉子身着国公紫朱袍服,抱着笏板出列道。

  他就是张言一母同胞的弟弟张语。

  张言自命丞相后,直接给老二封了个威国公的爵位,还任命为禁军大将军,统领明武朝廷新组建的三万禁军。

  这三万禁军中的一部分,都是重新征召的退役老卒,不少人还是京畿八卫退下来的,还保持着不俗的战斗力。

  其余的则是从郡兵之中遴选的勇武善战之精锐,从而组建了这么一支禁军。

  又配以最好的武器甲胄以及战马,战力不说能和京畿八卫比,但总是比郡兵高上一大截不止,是现在明武朝廷最后的底牌。

  虽然张语之前是太守,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个文官,但是大齐臣子文武不分家,又是最重要的军权,自然要给自己信得过的人了。

  这也是张家两兄弟能牢牢把持朝政的原因。

  “命你率三万禁军日夜巡防拱卫京城周遭,同时备好粮草军械,若郡兵讨敌不利,随时准备北上,联合郡兵一同歼敌!”

  “臣领旨!”

  “礼部尚书何在?”

  “臣在。”

  “着礼部仔细甄选干臣,分别出使太康伪朝,以及宋国、康国、许国等大齐藩属,商讨罢兵援助、征讨泰安要事。”

  “臣领旨!”

  “如今我朝局势不稳,各郡无有足够力量援助京畿,还需各位臣工同心协力,共度此次难关。

  本相现下暂代摄政,为国家大事而责无旁贷,常夙兴夜寐,不敢松懈,然则时时感至有心无力也!

  还望诸君一同为剿灭伪朝,复兴大齐而努力,辅佐陛下早日兴复齐室,还于旧都,上宁邦国,下安黎庶!

  张言在此代陛下谢过诸君了。”

  “臣等为大齐,敢不效死命!陛下万年!大齐万年!”

  ······

  在杨同的主动要求下,他以禁军参将之名,亲自带领被救回来的千余士卒,重新编制为一旅人马。

  原先的李明部剩下的两千大军,因为编制残缺,彻底被踢出了战斗序列,完全沦为了一支管后勤的伏兵,不出意外的话,是不会有上战场的机会了。

  他们之前还庆幸没被带去送死,谁知一晚功夫就成了这样。

  而在他们眼里被救回来的那千余袍泽可要好运得多了,不仅保住一命,更是离开了郡兵序列。

  虽然还跟禁军搭不上边,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成了禁军的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