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5章 1940年 上_1908远东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人里头只有一人是职业飞行员,而且他也是中国国防军现役军人,他就是张宜武,空军中校,参加过那场“亚洲解放之战”,在战争期间是一名海航部队的俯冲轰炸机飞行员,战绩突出,战争结束之后,随同部队驻防长江口的崇明基地。

  本来,张宜武中校身穿空军军装站在机场大厅里,这引起了那几名业余飞行员的注意,一番客套之后,双方就聊了起来,话一投机,众人便邀请张宜武去了贵宾休息室,在这里乘凉,继续聊天,从中英海上战争聊到军用飞机与民用飞机的异同,谈得相当投机,众人问起张宜武为什么出现在机场,张宜武说是到上海机场来接他的小舅子的,前段日子张宜武的小舅子去夏威夷旅行结婚,今天携夫人乘机回国,本来小舅子夫妇不需要谁来接的,但是张宜武岳父从北京拍来电报叫他去机场接人,没办法,张宜武只好向部队请假,赶了过来。

  众人对中校的小舅子不感兴趣,不过既然张宜武提起了夏威夷,那么众人的话题再次得以延伸下去,从国内一片欣欣向荣的经济形势谈到了最近日本与美国之间的龃龉。

  日本进攻澳大利亚,那场战争持续的时间比中英战争要长,现在已经是1940年7月上旬,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战争却仍未结束,虽然日本军队确实已经占领了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并控制了塔斯马尼亚岛,但是,澳大利亚政府并没有像法国政府那样很快就屈服于敌人的军威,澳大利亚政府拒绝投降,并决定将首都迁往澳大利亚腹地,进行长期抗战,由于澳大利亚到处是草原、荒漠、高山,非常适合游击战,因此,一场南非英布战争式的游击战就在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展开了,澳大利亚人骑着战马,纵横驰骋,与日本侵略军进行周旋,日本政府速战速决的梦想破灭,被拖入了一场长期战争。

  澳大利亚的游击队给日本占领军遭到了很大的威胁和损失,日军并不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也无法在与澳大利亚农场主们的步枪对射中占到便宜,虽然日军拥有战略优势和装备优势,但是问题在于,只要来自美国工厂的步枪、子弹、地雷、手雷不停止源源不断的运往澳大利亚海岸,那么,澳大利亚游击队就不可能被剿灭,而骁勇的澳大利亚人也像他们的那些流放犯前辈一样,在战争中表现出了越来越凶悍的性情,像美国西部片里那样,澳大利亚游击队员非常喜欢收集日本军人的头皮作为战利品,而针对这一情况,日本占领军当局也开始在游击队活跃地区实行“三光”政策,这进一步升级了仇恨。

  虽然日本海军拼命的封锁澳大利亚海岸,可是问题在于,澳大利亚本身就是一片孤悬于海洋之上的陆地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