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章 十年寒窗今科问鼎(上)_红楼夜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章十年寒窗今科问鼎(上)

  (按照现在的速度,晚上二更应该没有问题)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小说~网看小说)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当年孟郊以四十岁的年龄高进士,按耐不住喜悦的心情,便留下了这么一首短诗。会试便像是个淘金者端着的小筛,一点一点,仔仔细细的帅选出最后的胜利者。但凡有点作为的皇帝都很喜欢正经科班出身的进士举人,在朝堂上也多用此种人做官吏幕僚。

  登科之后的喜悦与成功完全对得起你几十年的辛苦努力,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就像是为你而特设的礼物一般,让一跃龙门,成为万人瞩目焦点的你,享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愉悦。

  过程虽然艰辛,残酷,甚是会耗费尽你人生最宝贵的年华,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依旧抵挡不住举们的热情,抵挡不住这个时代,人们对科举的朝圣之心。

  三年一度的会试终于在京城拉开了帷幕,经过秋闱而在各地选举出来的举们疯狂的涌向京城,参加这最后的一搏。虽说举人这个头号在自己的老家也能光耀门楣,跻身进入上流社会,家里小有资本的甚至可以谋个一官半职,可是要向上进一级,那就要在礼部的会试上取得好名次了。会试分三场,三日一次,第一场在初日,第二场在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三场所试项目,四书、五言八韵诗、五**以及策问。

  本朝有项不成的规定,会试只录取前三百名,可是每年进京赶考的举们都在四千人以上,这才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每位举都会随身带着三四名,甚至几十名的贴身仆人,像林致远这样提前大半年来京城赶考的人,除了是三年前会试未的,怕还真没有几个。而像林致远这样的少年人,在贡院的门口,就更是屈指可数。人一多,京城里的吃住便成了大问题,房价是一天一个样儿,好一点的大酒楼,那天字号雅间是要提前小半个月预订的,商家不愿意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什么庆功宴,状元宴,登科宴变着法儿的赚士们的钱。林家买的起宅,可未必所有的老爷都是这样,像林致远的师弟卫桓,家境贫寒,一直得到尼山书院山长的帮衬,此次进京完全是苏州各地的乡绅集资出钱,才能到达皇城脚下。

  好在,贫者有贫者的住地。各省在京城里都有自己的会馆,由当地的名门望族斥资建设,还有一些在朝当官的同籍贯大人也会帮忙。平日里有各省进京谋事的乡亲,可花费微薄的钱财住入其,但每三年一度的会试时,馆与科举无关的闲杂人等全部要退出去,这里要专门免费接待本地的考生。

  苏州会馆是京城里数一数二的大会馆。原因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