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零三章 表现各异_伐清16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维持着最后的倔强。对于唐大升,他现在可是上官。

  其实,唐家两兄弟对于战争的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只是因为现在两个人都在战场之上,担心会出意外,家中的老父亲,还有两个女人,一个孩子没人照顾。

  若非如此,若非担心家里没男人,会被欺负,被吃绝户,他们也不会这般沉重低落。

  另一边,武昌城城墙之上,洪承畴正看着墙外驻扎的大西军,心中百感交集。

  虽然在后面的城下交战中,清军也挽回了一些颜面,有几次挫败了大西军的阻击,得胜而归,但终究只是小胜,无法改变大局。士气在短暂的回升之后,又因为围城,肉眼可见地衰退了下去。

  不过,随着北京八旗主力提前南下的消息传到城中,城内大军受到鼓舞,士气终于有了不小的提升,洪承畴一直悬着的心,才算是稍微放松了一下。

  他看着城外大西军的调防,便知道是八旗主力即将抵达,最终的大决战终于要到来了。

  洪承畴虽然被困在城中,但是武昌城如此之大,往来的哨骑还是有机会冲得进来的,特别是城北孙可望部署薄弱的地方。

  其实,洪承畴对于这场战争,已经没了最开始的乐观,和大西军的决战,他也没有再抱着必胜的信念。

  大西军将士的勇战敢战,后方支援的强劲,在如此烈度的战争之下,补给军需源源不断供给了近一年,这大大超乎了洪承畴的预料。

  作为这个时期数一数二,大部分时候都可以看得明白全局的大才,洪承畴明白,若是清廷此战败了,就再没有机会了。就算是江南还在手中,也不过是可以苟延残喘久一些罢了。

  除非,孙李内讧,或者孙可望和郑成功,李定国三个先打起来,然后重蹈数年前南明大军的覆辙。

  但这样的情况,大概率只是洪承畴一厢情愿罢了,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南明小朝廷已经变了。

  不止是洪承畴这样的一方总督,便是李忠诚这些依附于清廷八旗制度,并得到了抬旗,最希望清廷能赢,自己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抬升的新汉八旗,此时也是忧心忡忡。

  李忠诚并没能随着屯齐撤出武昌,城内还有上千新汉八旗火枪兵固守,但他们经过和殿前军的大半年战斗,心中都十分忌惮。

  现在城内守军的唯一指望,便是即将赶来救援的八旗主力,他们对于冬季作战的真满州兵,在平原野地之上,还是有着十分强大的自信的。

  十一月初,已经和部署在江西地区的数千八旗机动兵马汇合的八旗兵主力大军从南昌城出发,开始进行救援武昌城的行动。

  岳乐和几个年轻的贝勒,大将军混在了官道之上的行军队伍之中。大军队列的前面是骑兵,中间部分则是火枪兵,再往后的则是拉着红衣大炮的骡马和牛车。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