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3章 你到底讲不讲武德啊!_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其实早在1892年,法国传教士田德能神父在大理宾川传教时候,为了满足自己口腹之欲就已经开始在朱苦拉村种植咖啡树了,而随着时间推演,这种舶来品便在滇南这边慢慢繁衍开来,虽然没有大规模种植,但零零星星的也有不少。

  这种情况在十年前年开始变得不同了起来。

  由于滇南热区的自然条件跟世界上最好的小粒咖啡产地——哥伦比亚极为接近,因此一直明白滇南最大优势是什么的省领导们在进行调研和技术论证之后,决定引进小粒咖啡,并且于1990年开始推行规模化种植。

  只可惜当初虽然鸟窝公司也在滇南转来转去,但并没有收购滇南小粒咖啡豆的行动;由于感觉销售渠道并不稳定,种植户们的积极性一直不高;虽然政策下来了,但愿意跟风的寥寥无几。

  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六年前,也就是1994年,由于当时国际咖啡豆价格开始走高,鸟窝公司为了降低企业原料采购成本,决定把滇南作为咖啡豆的长期供给来源;

  于是开始对滇南这边的种植户开始进行技术和品种输出,并通过制定最低采购价和十年长期协议的方式来激发种植户的热情。

  至于鸟窝咖啡真正开始采购,则是1997年的事情了——毕竟鸟窝咖啡对咖啡豆的采购有品种要求,对种植户输出的品种要两三年后才进入丰产期。

  而好死不死,1997年又是国际咖啡豆的价格达到峰值的一年,靠着低价采购滇南咖啡豆狠狠赚了一大笔的鸟窝公司大喜之下,自然也扩大了种植户的签约规模。

  可以说,在2000年,滇南的小粒咖啡种植面积能迅猛增长到万公顷,几乎全拜鸟窝公司所赐,在这种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双重叠加下,林可染并不觉得杨铸有这个能耐跟鸟窝公司虎口夺食。

  至于说政府这边的态度……拜托,人家早在98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意见》,其中的含义还用多说?

  ………………

  听到林可染的疑问,杨铸笑了笑:“谁告诉你我要从鸟窝公司手里撬种植户?”

  林可染愕然:“你不从鸟窝公司里撬种植户,怎么保证足够的产业影响力?”

  杨铸撇了撇嘴:“你要明白,虽然滇南现在小粒咖啡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万公顷,生豆也超过了万吨;”

  “但哪怕有新加入过来的麦氏,这两大巨头顶死了也就收购了50%不到的产能而已;”

  “那剩下的50%难道我就不能争取过来?”

  “况且……你自己也是有心涉足种植业的,自然知道这一行的跟风现象和惯性作用有多明显;”

  “虽然现在滇南小粒咖啡的种植面积已经很可观了,但是你确定未来几年内,种植面积不会再往上蹦上一蹦?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